殷姓名人殷宏章简介:(1908年10月1日—1992年11月30日),植物生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字伯文,贵州贵阳人,生于山东滋阳县。祖父殷谦,父亲殷有济,妻子许桂岚,子女殷蔚薏、殷蔚伯、殷蔚荑、殷蔚芷。1915年-1922年,殷宏章就读于天...

殷宏章

(1908年10月1日—1992年11月30日),植物生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字伯文,贵州贵阳人,生于山东滋阳县。祖父殷谦,父亲殷有济,妻子许桂岚,子女殷蔚薏、殷蔚伯、殷蔚荑、殷蔚芷。1915年-1922年,殷宏章就读于天津直指庵小学。1922年-1923年,殷宏章就读于南开中学。1924年-1925年,殷宏章就读于南开大学预科。1925年-1929年,殷宏章就读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929年-1933年,殷宏章在南开大学任助教。1933年-1934年,殷宏章在清华大学当研究生。1934年-1935年,殷宏章任南开大学讲师。1935年-1938年,殷宏章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38年-1946年,殷宏章任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教授兼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研究员。1937年-1942年,殷宏章研究了生长素对小球藻和油桐等的多方面作用,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长素活性的萘氧乙酸。1944年-1945年,殷宏章以客籍教授身份在英国剑桥大学访问。1946年,殷宏章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1947年,殷宏章发明了一种组织化学方法,并用以研究了磷酸化酶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和功能。1948年,殷宏章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1951年,殷宏章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专员。1952年-1953年,殷宏章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殷宏章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54年,殷宏章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任副所长。1954年-1958年,殷宏章领导探讨糖磷酸酯在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发现禾谷类籽粒发芽时在盾片中存在一种麦芽糖激酶,使来自胚乳的麦芽糖直接磷酸化并转变成蔗糖再运到幼苗中。1955年,殷宏章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59年,殷宏章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光合研究室。1961年,殷宏章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最完整地从实验上证明了光合磷酸化反应是整个光合作用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年,殷宏章测定了光合磷酸化的量子需要量,且首先获得磷氧比大于1的结果。1962年,殷宏章带领团队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在光合磷酸化过程中形成一种高能中间态。1977年,殷宏章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78年,殷宏章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8年-1983年,殷宏章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长。1979年,殷宏章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1982年,殷宏章以光合磷酸化高能态的发现及其有关机理的研究,获中国自然科学二等奖。1986年,殷宏章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88年,殷宏章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著有《植物的气体代谢》《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光合作用的进展》等。